星期三, 五月 28, 2008

價格機能不發達的教育系統

如果要達到效率,那pareto balance 必須可以達到,所以需要價格指標的指引。但現在台灣人力市場的價格機能,卻在"產業->教育"這個關卡,被人為影響。如前文所述,某項工作技能,能帶來的薪水,並非由該工作技能的難度單一變數即可以決定,同時也受到"需求/供給"的強烈影響。

理想中的狀況是:
產業界的人力需求 <-----> 人力市場的價格 <------> 教育機器( 學校 )
(每一科系,自由改變人力的總產出)

於是對產業界而言,個體是中小企業,如果因為經營不善,搶不到該搶到的人。就是退場。對教育機器而言,因為自由地改變人力的總產出,所以可以達到更佳的就業率。

如果某一職業的價格偏高,則對於產業界,負擔該職業的薪水會很辛苦,於是會儘可能地壓搾勞力。但如果可以在短時間內,讓該職業的價格下滑( 即供給的人數增加 ),產業界自然會願意多請幾個人。而總就業率也會因此而改善。

如果某一職業的價格偏低,則表示產業界不需要那麼多該職業的人力,於是教育機器應該減少該職業的人力輸出,讓價格不致於崩盤。

//////
在現行的體制下,公家的教育機器,效率不佳,規矩一堆。所以執照考試制度的引進、補習班的加入,私立學校,可以減少傷害。

結論:
教育機器應該接受社會國家賦予它的使命之一,提升就業率。

( 正經事先做好,再來搞一些理想主義的東西。正經事不做,雞雞歪歪一些莫名奇妙的東西:什麼人文素養之類的。學生畢業如果只有人文素養,卻找不到工作,只會造成比缺乏人文素養更嚴重的社會問題而已。 )

學歷無用論


所謂學歷無用論,這句話,簡單的說,就是學歷不能保証薪水的高度。

傳播媒體總是說現在的大學生不如以前的大學生,個人完全不相信這句話。這是不可能的,就像電器,平均每八年用電的功率就提升一倍,隨著教學方法的效率的改進,大學生的素質只有上升,不會下降。

那為什麼大學生的平均程度升高了,薪水卻?


X 軸是"進入門檻"的軸線
Y 軸是"供需失衡"的軸線 (Demand >> Supply)

在 D 區,供需失衡加上進入門檻高,就像高級的工程師,薪水會不錯
在 A 區,供需失衡( 本來薪水不錯,但是進入門檻低 )
於是該工作的薪水會很容易向下修正,尤其是有媒體報導時~
在 C 區,進入門檻高,但是供需平衡,所以不好談到高薪。有點像醫師那樣
在 B 區,就…

學歷的本質,是提升個人的競爭力,使進入門檻升高。但是如果不能找到一個供需失衡的立基點,想要高薪水,依舊頗為困難。這時,幹XX的雞巴毛老闆,就會開始跟你靠爸靠母了。說什麼大學生是草苺了。

星期二, 五月 27, 2008

工程師的薪水

在我的印象中,工程師的薪水高,似乎已經有一段時間了。但,為什麼薪水高?why? 因為工程師很偉大?( 這絕對不可能~ )我個人認為,基本上還是供需問題。

產業界說工程師的人數不夠,已經叫很久了。我去參觀小公司,(我參觀過的只有兩三家)發現的現象是:小公司通常養不起工程師,但是會養數個很可愛的會計小姐。且工程師的流動率高。

小公司為什麼生存不易,這跟工程師的薪水高,也有很大的關係。當工程師的薪水降低時,小公司要生存,也變得容易很多。( 簡單的說,工程師就是工人,工人的薪水愈低,小工廠就容易生存。)
// 中小企業一般而言,提供70%的就業機會。
// 所以中小企業是很重要的。

換句話說,產業界說「工程師的人數不夠」這句話,等價於「工程師的薪水太高了」當一間公司,多請一個員工時,這員工能為這間公司帶來的"邊際收益",小於必須付給這個員工的薪水時,公司的理性決策就是不請人。

另一方面,當一間公司,由於正在成長,正好在規模經濟的狀態,請很多人進來,「邊際收益」還可以很高時,這間公司的理性決策自然是,用低於「邊際收益」但,儘量高的薪水,是找優質的人力資源。 ( 這樣同時也打擊了對手~ )

總結:
(1) 當設計的工作,愈來愈需要團隊合作,工作愈是細分時,細分到某個程度,變成部分的工作,是非資深工程師都可以作的時候,那非資深的工程師的薪水之門檻就很容易不保。( 因為shapley theorem && 台灣、大陸、印度都在量產工程師。)

(2) 要取得高薪,最好是提早卡位到一個,需求和供及即將失去平衡的職位,( 當然是需求 > 供及 )且該職位的價格彈性低。

(3) 薪水的高低大部分還是由市場力量決定。

// 好灰暗的結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