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五月 28, 2008

價格機能不發達的教育系統

如果要達到效率,那pareto balance 必須可以達到,所以需要價格指標的指引。但現在台灣人力市場的價格機能,卻在"產業->教育"這個關卡,被人為影響。如前文所述,某項工作技能,能帶來的薪水,並非由該工作技能的難度單一變數即可以決定,同時也受到"需求/供給"的強烈影響。

理想中的狀況是:
產業界的人力需求 <-----> 人力市場的價格 <------> 教育機器( 學校 )
(每一科系,自由改變人力的總產出)

於是對產業界而言,個體是中小企業,如果因為經營不善,搶不到該搶到的人。就是退場。對教育機器而言,因為自由地改變人力的總產出,所以可以達到更佳的就業率。

如果某一職業的價格偏高,則對於產業界,負擔該職業的薪水會很辛苦,於是會儘可能地壓搾勞力。但如果可以在短時間內,讓該職業的價格下滑( 即供給的人數增加 ),產業界自然會願意多請幾個人。而總就業率也會因此而改善。

如果某一職業的價格偏低,則表示產業界不需要那麼多該職業的人力,於是教育機器應該減少該職業的人力輸出,讓價格不致於崩盤。

//////
在現行的體制下,公家的教育機器,效率不佳,規矩一堆。所以執照考試制度的引進、補習班的加入,私立學校,可以減少傷害。

結論:
教育機器應該接受社會國家賦予它的使命之一,提升就業率。

( 正經事先做好,再來搞一些理想主義的東西。正經事不做,雞雞歪歪一些莫名奇妙的東西:什麼人文素養之類的。學生畢業如果只有人文素養,卻找不到工作,只會造成比缺乏人文素養更嚴重的社會問題而已。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