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探討三個主題:
(1) 張力
(2) 動力
(3) 大腦內在的矛盾
(1) 張力
在東光學舞時,許老師常常強調,在三個接觸點要有「氣」。這到底是什麼?
如果用物理學的術語,重新解釋一遍,可以有更多更精細的體會。
在物理的運動學中,「剛體」才能夠傳達"力"。用一條繩子去拉一個東西,在繩子還沒有被拉緊拉直之前,東西基本上,是不會受到力的。一直要到繩子被拉緊了,有張力之後,繩子一端的東西,才會受到力。繩子被拉緊之後,就猶如「剛體」,因為這時候它的形狀己經不會輕易改變。
在 holding時,要靠背部的肌肉收縮,讓身體維持一個固定的型態。許老師會說,手要有「氣」。我認為,老師的意思是指,讓身體某些部分( 手、胸、背) 處於一個有張力的狀態,就像一根被拉緊的繩子一般,讓力量可以通過。所以holding最重要的,不是手上推出去的力要大,而是要讓身體可以「導力」-- 傳導力量。
有了這個概念後,那些部分可以放鬆,問題也就簡單了。軀幹上的肌肉,只要跟「導力」無關的,應該都可以放鬆才對。
//
我想,很多初學者,對於力量的感覺不敏睿,總是覺得,如果舞伴給我力量,我反射地,也應該給對方力量。問題是,對方給自己的力量,可以有兩種給法:
(A) 由軀幹出力或是手臂出力,傳到對方手上。
(B) 由下肢出力,由於上半身已經鎖住,呈現「導力」的狀態,力量還是可以透過上半身,傳到對方手上。( 這個方法,應該才是正確的。)
(2) 動力
動力的來源,是腿。然而,單純的加速動作,都比較容易學習,利用「慣性」來完成的動作,似乎就困難多了。何謂「慣性」?汽車在行駛時,如果減速得太快,人就會往前衝,這就是慣性的物理現象。動者恒動、靜者恒靜。
比較完成一個動作,利用和不利用「慣性」來完成,有何分別:以一個動作,需要360的旋轉為例子。
(A) 不會利用「慣性」的話,那就是拼命用力,在某一個節拍,讓身體可以轉360度。
(B) 會利用的話,應該是在該動作來到之前,讓身體處於一個有速度的狀態,在關鍵的某一節拍,腳出力的方向,是去改變身體運動的方向。
(3) 大腦內在的矛盾
我們的大腦,平常是覺得,愈需要速度,就愈要出力。
然而,如果是如第一點,要利用上半身去傳導力量,那麼,上半身如果出了力量,結果沒有成功的把下半身的動力傳過去。對方的感覺就是力量不夠。對方給了力量不夠的feedback ,自己又出更大的力量,愈用力,就愈是錯~
同時,「慣性」也是一樣的問題。覺得速度不夠,就愈是想用力,愈是用蠻力,愈是沒有辦法利用身體本身的速度。結果也是,愈是出力,速度還愈慢。